跳到主內容

產品與合作夥伴主檔

  1. 產品系統架構 (Product System Architecture):
  • Odoo 在處理產品時,採用了兩層特殊的系統架構。
  • 與一般系統在處理產品變體時需要建立多個獨立產品不同,Odoo 使用了兩個不同的 model 來運作:
  • Product Template (產品模板): 這是最高層級的 model,用於建立產品的基本資訊。例如,您可以建立一個名為「衣服」的產品模板。
  • Product (產品): 這個 model 用於處理產品的具體實體或變體。當在產品模板中設定了屬性(如尺寸、顏色)後,系統會根據這些屬性自動展開生成不同的產品變體。
  • 在系統運作時,例如在建立銷售訂單或採購單時,實際抓取的資料是來自 product 這個 model,因為這些變體才是實際交易的最小單位。庫存系統的運作也是基於 product model 的資料。
  • 「那 在 歐 度 裡 面 呢 , 它 其 實 因 為 它 是 用 兩 個 層 次 , 一 個 叫 pruct template, 這 個 model 一 個 是 pruct 這 個 model 兩 個 model 去 運 行 整 個 產 品 的 架 構」
  • 「整 個 我 們 平 常 在 建 銷 售 單 啊 或 採 購 啊 , 其 實 真 正 系 統 在 運 行 的 時 候 它 是 去 抓 這 個 P 的 的 model 裡 面 的 資 料 , 因 為 這 個 才 是 真 正 最 終 的 每 一 項 的 產 品」
  • 產品變體一旦展開,其銷售價格、庫存數量、成本等資訊需要在變體(即 product model)中進行設定和管理。
  1. 合作夥伴主檔 (Partner Master Data):
  • 合作夥伴主檔在 Odoo 中非常重要,因為所有涉及到「人」或聯繫資訊的模組,原則上都會用到這個功能。
  • 所有的聯繫資訊都在 res.partner 這個合作夥伴主檔 model 中進行運作和處理。
  • 無論是在銷售模組中建立客戶、採購模組中建立供應商、建立聯絡人,還是設定員工的私人聯繫方式和地址,所有這些資訊的建立都是在 res.partner 這個 model 中進行的。
  • 「全 部 在 歐 度 裡 面 , 它 都 是 在 RESP 這 個 合 作 夥 伴 主 裡 面 去 做 運 作 跟 處 理 的。」
  • 「這 些 還 有 我 們 職 業 去 建 聯 絡 人 或 者 員 工 去 建 私 人 聯 絡 方 式 去 設 他 地 址 。 這 些 全 部 都 是 在 RES partner 這 個 合 作 夥 伴 主 擋 。 去 進 行 建 立 的 。」
  1. 合作夥伴的類別與組織結構 (Partner Categories and Organization):
  • 合作夥伴可以區分為「個人」和「公司」兩種類型,不同的類型會影響下方欄位的顯示和所需資訊。
  • 合作夥伴主檔具有「組重」或階層結構的概念。在一個公司(主檔)下,可以新增多個聯繫人或地址(從屬關係)。
  • 這種組重關係對於公司帳務對帳非常重要。當一個從屬聯繫人下單時,系統會追溯其所屬的主公司或個人,並將交易歸屬到主檔。這確保了財務系統不會混亂。
  • 「一 個 人 下 面 他 可 能 會 依 負 著 很 多 不 同 的 其 他 的 聯 絡 資 訊 , 聯 絡 地 址 , 所 以 就 會 你 可 以 看 到 它 的 這 個 下 面 還 會 有 個 呃 就 是 組 重 的 概 念。」
  • 「通 常 有 這 個 關 聯 啊 , 你 才 就 是 因 為 講 直 在 我 們 在 公 司 賬 務 對 賬 上 才 不 會 混 亂 , 因 為 當 這 邊 有 做 關 聯 的 時 候 , 張 經 理 假 設 他 下 的 單 它 其 實 是 歸 屬 於 供 應 商」
  • 如果一個聯繫人(例如公司的採購經理)除了作為公司的窗口外,本身也可能與公司有單獨的交易,則需要在 res.partner 中獨立建立一個屬於這個個人的檔案,而不是僅將其設為公司的從屬聯繫人,以免混淆。
  1. 建立客戶與供應商的方式 (Creating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 從 Odoo 12 版本之後,建立客戶和供應商的方式與舊版本有所不同。
  • 在舊版本中,可以在聯絡人畫面直接勾選該合作夥伴是客戶還是供應商。
  • 在 12 版本之後,要將一個合作夥伴定義為客戶或供應商,必須透過特定的模組(如銷售模組的客戶選單、採購模組的供應商選單或會計模組的客戶/供應商選單)去建立或進行相關交易。
  • 當一個聯絡人與銷售訂單相關聯(產生應收憑單且過帳)或與採購訂單相關聯(產生應付憑單且過帳)後,系統會自動將其標記為客戶或供應商。
  • 「在 歐 度 裡 面 ,  它 在 建 立 客 戶 跟 供 應 商 , 你 必 須 在 銷 售 模 組 這 邊 去 創 建 客 戶 , 或 者 是 會 計 模 組 去 創 建 客 戶」
  • 「它 是 根 據 這 個 去 判 斷 說 它 是 客 戶 還 是 公 應 商 嘛」
  • 儘管建立方式改變,但所有客戶和供應商的資訊最終都儲存在 res.partner 這個 model 中。
  1. 私人地址存取權限 (Private Address Access Permissions):
  • 在設定使用者權限時,有一個選項可以控制使用者是否可以存取合作夥伴的「私人地址」(家庭地址)。
  • 系統預設可能會勾選「存取私人地址」,但如果公司不希望所有使用者都能看到合作夥伴的私人資訊,可以在使用者設定中取消勾選此選項。
  • 擁有較高權限(如系統管理員)的使用者通常可以看到所有資訊,不受此設定的影響。

總結:

本內容主要介紹了 Odoo 系統中兩個基礎且重要的主檔:產品主檔和合作夥伴主檔。

  • 產品主檔的關鍵在於理解 product template 和 product 這兩個 model 的區別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來處理產品變體。雖然基礎課程只提供架構概念,但深入的設定將在後續的庫存和生產課程中詳細講解。
  • 合作夥伴主檔是 Odoo 中所有聯繫資訊的中心,由 res.partner model 負責。理解合作夥伴的類型、組重結構以及如何透過不同模組建立客戶和供應商至關重要。尤其需要注意新舊版本在定義客戶和供應商方式上的差異,以及組重關係在帳務處理中的應用。同時也簡要提及了私人地址的存取權限設定。

這些基礎概念對於後續學習 Odoo 的其他模組和功能非常重要,建議使用者透過實際操作練習來加深理解。


產品主檔

  1. Odoo產品系統架構特點: Odoo使用雙層結構處理產品,區別於傳統系統需要為每個產品變體建立獨立產品檔案的方式。
  2. Product Template (產品模板): 這是產品的頂層模型(model)。通常在建立產品時,是在Product Template上進行設定。它代表一個產品系列或通用產品(例如:衣服)。
  3. Product (產品): 這是產品的底層模型(model),也稱為產品變體。Odoo會根據Product Template設定的「屬性」自動展開成不同的Product。實際的銷售單、採購單以及庫存操作,都是基於Product這個模型中的資料進行。
  4. 屬性與屬性值 (Attributes and Attribute Values): 屬性是產品的特徵(例如:尺寸、顏色、品牌),屬性值是這些特徵的具體選項(例如:尺寸為S、M、L;顏色為黑色、紅色)。設定Product Template的屬性後,系統會根據屬性值組合自動生成不同的Product變體。
  5. 變體的設定: 產品變體的銷售價格、庫存數量、成本等特定資訊,需要在Product(產品變體)層級進行調整和管理。

合作夥伴主檔 (res.partner)

  1. RES Partner Model: 在Odoo系統中,所有與「人」或「聯絡資訊」相關的資料,包括客戶、供應商、聯絡人、員工的私人資訊等,全部儲存在RES Partner這個合作夥伴主檔模型中。
  2. 合作夥伴類型: 合作夥伴主檔可以設定類型為「個人」或「公司」,不同的類型會影響下方欄位的顯示。
  3. 組織結構概念 (組重關係): 一個主要的合作夥伴(如公司)可以包含多個相關的聯絡人或地址。這種組重關係(主從關係)對於帳務處理非常重要,確保交易能歸屬到正確的主體。
  4. 聯絡人與地址: 在合作夥伴主檔下,可以新增聯絡人(如公司內部的業務、採購、會計聯絡人)和不同類型的地址(如帳單地址、收貨地址)。
  5. 建立客戶與供應商: 在Odoo 12版之後,建議透過銷售模組建立「客戶」、採購模組建立「供應商」,或會計模組建立客戶/供應商。系統會根據是否有銷售單(應收)或採購單(應付)來判斷合作夥伴是否為客戶或供應商,並在RES Partner模型中進行標記。直接在「聯絡人」選單中建立的合作夥伴,一開始會被視為一般聯絡人,直到產生相關交易後才會被自動歸類。
  6. 私人地址存取權限: 在使用者設定中,可以設定使用者是否能存取其他聯絡人的私人地址資訊,以保護隱私。

術語解釋 (Glossary)

  • Product Template (產品模板): Odoo中產品的頂層模型,代表一個產品系列或通用產品。
  • Product (產品): Odoo中產品的底層模型,代表一個產品變體,實際的交易和庫存管理基於此模型。
  • Attribute (屬性): 產品的特徵,如尺寸、顏色。
  • Attribute Value (屬性值): 屬性的具體選項,如尺寸的S, M, L。
  • Product Variant (產品變體): 由產品模板和其屬性值組合形成的具體產品。
  • RES Partner (合作夥伴): Odoo中儲存所有與人或聯絡資訊相關資料的核心模型,包括客戶、供應商、聯絡人等。
  • Organization Structure / Master-Detail Relationship (組重關係 / 主從關係): 指一個主要的合作夥伴(如公司)包含多個相關聯絡人或地址的結構。
  • Customer (客戶): 與公司有銷售往來的合作夥伴。
  • Vendor / Supplier (供應商): 與公司有採購往來的合作夥伴。
  • Contact (聯絡人): 與合作夥伴相關的個人聯絡資訊。
  • Invoicing Address (帳單地址): 用於開立帳單的地址。
  • Delivery Address (收貨地址): 用於收貨的地址。
  • Private Address Access (存取私人地址): 使用者是否具備查看其他聯絡人私人地址的權限。
  • Model (模型): Odoo系統中資料儲存和組織的基本單元。

測驗

請用2-3句話簡短回答以下問題:

  1. Odoo在處理產品時,使用了哪兩個主要的模型?
  2. 在Odoo中,產品的銷售價格、庫存數量等通常在哪個模型進行設定和調整?
  3. 傳統ERP系統在處理產品變體時,與Odoo的產品架構有何不同?
  4. 在Odoo中,除了客戶和供應商,還有哪些類型的資料會儲存在RES Partner模型中?
  5. 為何合作夥伴主檔中的(主從關係)在帳務處理上很重要?
  6. 在Odoo 12版之後,建立一個新的「客戶」通常建議透過哪個模組或選單進行?
  7. 直接在「聯絡人」選單中建立一個新的RES Partner時,系統一開始會如何分類它?
  8. 系統如何判斷一個RES Partner是否為「客戶」或「供應商」(在Odoo 12+版本中)?
  9. 在哪個系統設定中可以控制使用者是否能看到其他聯絡人的私人地址?
  10. 如果一個個人既是某公司的聯絡人,也可能作為獨立個體與公司進行交易,在系統中應如何建立其資料以避免混亂?

測驗答案

  1. Odoo使用Product Template和Product(產品變體)這兩個模型來處理產品。
  2. 產品的銷售價格、庫存數量等通常在Product(產品變體)這個模型中進行設定和調整。
  3. 傳統系統可能需要為每個變體建立一個獨立的產品檔案,而Odoo使用一個產品模板和其屬性來自動生成變體。
  4. 除了客戶和供應商,員工的私人資訊、公司內部的聯絡人等資料也會儲存在RES Partner模型中。
  5. 主從關係確保交易(如訂單、帳單)能正確歸屬到主要的公司或個人主體,避免帳務混亂。
  6. 在Odoo 12版之後,建議透過銷售模組的「客戶」選單、採購模組的「供應商」選單,或會計模組來建立客戶和供應商。
  7. 直接在「聯絡人」選單中建立的RES Partner,一開始會被視為一個「一般聯絡人」。
  8. 系統會根據該RES Partner是否有產生相關的應收(銷售)或應付(採購)單據來判斷它是否為客戶或供應商。
  9. 在使用者設定中,可以取消勾選「存取私人地址」的選項來控制此權限。
  10. 應該建立兩個獨立的RES Partner檔案:一個作為該公司的聯絡人(設定關聯公司),另一個作為獨立個體建立(不設定關聯公司)。